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4篇
  免费   448篇
  国内免费   3607篇
安全科学   768篇
废物处理   656篇
环保管理   864篇
综合类   5174篇
基础理论   1674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645篇
评价与监测   397篇
社会与环境   321篇
灾害及防治   4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498篇
  2021年   403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362篇
  2017年   477篇
  2016年   414篇
  2015年   566篇
  2014年   821篇
  2013年   1066篇
  2012年   917篇
  2011年   898篇
  2010年   693篇
  2009年   661篇
  2008年   740篇
  2007年   589篇
  2006年   498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248篇
  1997年   243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前,焦化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无量化标准,焦化企业间清洁生产水平无法量化比较,为此,将创新性地设立焦化行业的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和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将该体系应用于焦化行业的典型企业,对企业清洁生产水平量化打分,并进行了普适性研究。该方法的提出可以很好的解决对不同清洁生产水平的企业进行量化排序的问题,从而达到既能发现公司清洁生产潜力,又能够明确企业在同行业中的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82.
根据渭河流域关中段的污染状况及《(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12-2014年)》对科技攻关的实际需求,采用资料搜集、实地调查、问卷发放、数理统计等方式对渭河流域关中段55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渭河流域关中段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该流域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建议,期望能够对该流域污泥处理技术的良性发展提供"第一手"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3.
根据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核算东莞市2005年-2011年期间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并进行现状分析和采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因素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总量以5.8%速度增长,而碳排放强度以5.8%速度递减;煤是碳排放主源,但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工业碳排放量比重最大,但是增速减慢;交通业、服务业和居民生活碳排放量及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经济规模的扩大是拉动东莞市人均碳排放的决定因素,累计效应远高于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对碳减排影响.  相似文献   
84.
于2013年4月至6月在杭州城市河道对微纳米气泡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进行了持续的原位监测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区相比,试验区水体温度平均升高0.7℃,pH增大0.2,溶解氧增加1.0 mg/L,而TDS浓度降低42 mg/L;水质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氨氮、总磷平均浓度分别降低了8.45 mg/L、6.78 mg/L、8.90 mg/L和0.58 mg/L.由此可推测微纳米气泡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净化水质,为恢复良好水生生态环境提供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5.
文章抽样调查了东莞市城区16处地下空间的空气质量状况,结果表明,地下通道、地下商业设施、公建类和住宅类地下停车场这四类地下空间的气态污染物CO、甲醛、O3、SO2的浓度日均值分别为0.385 mg/mN3、0.055 mg/mN3、0.046 mg/mN3和0.035 mg/mN3;其中,甲醛、O3平均污染指数明显高于CO、SO2,地下通道及地下商业设施的甲醛浓度接近标准值,地下通道部分时段点位出现了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86.
以吉林农业大学长期定位试验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冻融环境和振荡平衡的方法,探讨冻融作用对NH+4在酸化土壤中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周期的增加,酸化土壤对NH+4的吸附量逐渐减小;冻结时间对酸化土壤吸附NH+4的影响不明显;随着冻前含水量的增加,酸化土壤对NH+4的吸附量逐渐减小,对NH+4的吸附量由大到小排列为:15%25%35%。酸化土壤对NH+4的吸附过程能很好地利用Langmuir方程拟合,冻融作用促进酸化土壤中NH+4的释放,增加了NH+4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87.
针对空气中PM2.5污染物的传播问题,以西安市的情况为实例,合理考虑风力等天气和季节因素的影响,建立能够刻画该地区PM2.5的发生和演变规律的有风高斯点源扩散数学模型,代入相关数据后,利用MATLAB软件求解出PM2.5污染源由一区扩散到另一区的浓度,最后由综合的各区总浓度得出PM2.5污染源的位置,并与该市实际检测到PM2.5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确定的位置比较准确,该方法能为城市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为提高高校本科生实验及实践类课程教学水平,基于笔者十余年实践类课程教学实践,介绍了以课程形式新建的具有研究性特质的系列本科生教学实验,实验素材主要源于“理论课程中的经典研究方法、学科前沿的科学研究实验和成熟的社会应用技术方法和规范”,最后基于具体实践教学案例,详细阐述了上述系列研究性实验的教学细节和流程.希望本研究的探索工作能够为中国高校实验教学的深入改革,以及建立基于学科的国家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提供基础和借鉴.  相似文献   
89.
A large amount of solid waste has been produced by the antimony smelting process in the"World Capital of Antimony", Xikuangshan area in China. This study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ous solid wastes, as well as the leaching behavior of the solid wastes, which included water-quenched slag,arsenic-alkali residue, desulfurized slag and blast furnace dust. These four types of waste were enriched in a variety of heavy metals and metalloids and more specifically with As and Sb levels up to 8.6 × 104 and 3.16 × 105mg/kg, respectively, in arsenic-alkali residue. For desulfurized slag and water-quenched slag, the leaching concentration of Sb significantly exceeded the acceptable limits during the leaching tests using the 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 and the synthetic precipitation leaching procedure. In addition, As leaching in arsenic-alkali residue was extraordinarily hazardous, being 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e regulatory level of A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extraction tests, all the tested wastes were classified as hazardous waste.  相似文献   
90.
In January 2013, a long-lasting severe haze episode occurred in Northern and Central China; at its maximum, it covered a land area of approximately 1.4 million km2. In Wuhan, the largest city in Central China, this event was the most severe haze episode in the 21st century. Aerosol samples of submicron particles (PM1.0) were collected during the long-lasting haze episode at an urban site and a suburban site in Wuhan to investigate the ion characteristics of PM1.0 in this area. The mass concentrations of PM1.0 and its water-soluble inorganic ions (WSIIs) were almost at the same levels at two sites, which indicates that PM1.0 pollution occurs on a regional scale in Wuhan. WSIIs (Na+, NH4+, K+, Mg2+, Ca2+, Cl-, NO3- and SO42-) were the dominant chemical species and constituted up to 48.4% and 47.4% of PM1.0 at WD and TH,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PM1.0 and WSIIs on haze days were approximately two times higher than on normal days. The ion balance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particles were more acidic on haze days than on normal days. The results of the back trajectory analysis imply that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PM1.0 and its water-soluble inorganic ions may be caused by stagnant weather conditions in Wuh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